最新消息
高爾夫扎根基層,鴻禧太平球場積極回應
來源:羅開新聞中心 2016-03-17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綜合報導 圖提供/陳宏銘】距離1904年的聖路易奧運,睽違一百一十二年後,高爾夫球運動將在2016年里約奧運,再度回歸奧運會競賽項目。高爾夫成為奧運正式項目,引發各級學校的重視,並在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的推動下,台灣高球運動基層扎根動了起來,位於台中市的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特別提供公益時段給頭汴國小學生下場學習。
高爾夫球運動成為奧運比賽項目,引起各國體育主管單位的注意,並以國家政策主導發展,擬定奪牌計劃,進而增加高爾夫擊球人口。另外也會改變人們對高爾夫的看法:原來打高爾夫也能為國爭光,奪牌還能領取國光獎金,兩者對高爾夫都是好事。
在國際高爾夫聯盟(The International Golf Federation)的推動下,各國高爾夫協會於世界各地陸續提出推動策略。為推動高爾夫運動,教育部體育署及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104年起,發起基層扎根計畫,針對國小、國中、高中等三級學校,採「社團」、「代表隊」模式,擴大參與層面並推動相關計畫。
高爾夫雖然是高技術門檻的國際主流運動,但確實為台灣能夠發展的運動強項,在亞運、甚至奧運,台灣選手都有機會奪牌,積極發展高爾夫運動,確實是台灣未來競技運動的重點。
為了落實基層扎根計畫執行,位於台中市太平區頭汴里的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在董事長陳世坤以回饋鄉里,大力贊助當地頭汴國小成立高球社團,並安排留學美國的專業教練楊沛峰協助高爾夫教學,獲得頭汴國小校長江雪珍與家長會會長江旻原的全力配合,頭汴國小高球隊日前正式成軍。
頭汴國小高球隊的基層培訓工作,除了配合體育署規劃以學校為基面,以高爾夫球場為平台,整合擴大基層扎根之廣度,建立選才、訓練、競賽、輔導以及獎勵等配套規劃的扎根機制,以優化青少年高爾夫運動人才發展的基礎。在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的協助下,得以無後顧之憂,並使計畫順利達成。
經由體育署資援協助計畫推動,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定期舉辦各級學校高爾夫指導老師增能研習會,於頭汴國小校內設立簡易練習場地、設備與器材,經由鴻禧太平球場提供公益時段給學生下場機會,讓高爾夫運動成為一般性運動項目,而非只是有錢人能消費得起的運動。
中華高協集社會資援,分配資援,希望藉由培養獎勵優秀選手,納入短期集中訓練或國內外移地訓練,或提供國家錦標賽參賽名額,打造下一位台灣之光。鴻禧太平球場的積極行動,將成為教育部體育署推動之運動計畫與高爾夫協會及民間高爾夫運動場館配合贊助執行的最佳典範。
除了2016年里約奧運,2020年第三十二屆夏季奧運會則在日本東京的Kasumigaseki Country Club(霞關高爾夫鄉村俱樂部)進行競逐。在台灣各界基層扎根努力下,奧運會台灣金牌選手也許正悄悄誕生。
回上頁